仰望生命的“魔鹿”——《魔鹿》赏析
来源: | 作者:张 玲 | 发布时间: 2015-04-15 | 952 次浏览 | 分享到:
    《魔鹿》是刘先平先生大自然探险文学中的一个富于哲思的短篇,记叙了作者探险热带雨林一睹“魔鹿”风采的历程,充溢着对丛林的奇观、大自然的奥秘和生命不息的惊叹和思索,简约而丰富的语言,独特而变换的视角,敏锐而辩证的思维,呈现出一组气象万千,对立而又和谐的自然景象,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魔鹿”的魅力正是在这样一个自足的整体中迸射而出。“很难想象,魔与鹿竟然浑为一体——充满魅力的新的生命体”,文章令人遐想、充满不确定的开头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读者急迫地追随作者踏进寻觅“魔鹿”的热带雨林;在这个如梦如幻,诡谲奇妙的热带雨林中,“魔鹿”现身了——那是“一株奇特而又神化的高山榕树”,美丽如鹿,神采万千,然而,“为何树干是被气根撑在空中?难道它的种籽和苗,能如直升飞机,或翠鸟一样悬浮在空中,然后扎下根来,再去生长?”充满悬念的景象再次吸引读者急切地跟随作者查找真相,发现秘密;当一切真相大白,被人们喜爱,叹为观止的鹿树——高山榕旺盛的生命力竟是以价值高昂的青梅树的死亡为代价的,当人们在为看到高山榕残忍、丑恶如魔的一面而扼腕叹息时,作者荡开一笔,站在大自然的立场,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允许高山榕申辩呢?它不是也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它不去争夺一块宝贵的热带土地,又何处立身?”富有哲思的问题在一瞬间将读者带出雨林,带入一个更加充满悬念的人与自然的空间。当我们回望在艳阳下、在天宇中歌唱,浑身沐浴着阳光,洋溢着神韵的魔鹿,回想它生存其间的那片香花与腐叶混合,繁荣与阴险并存,在不和谐的对立碰撞中焕发出光彩的热带雨林,似乎触摸到了大自然的精魂:一边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一边是共同造就的生命华章。
  “仰望山川的壮观,领悟生命的真谛”,这是刘先平先生大自然探险文学永恒的主题。仰望是一种审美角度,仰望是一种审美距离,仰望更是一种审美心态。我们之所以常常陷入对自然景象表层的欣赏,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缺乏一种真诚的尊重和赞赏情怀。当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仰望山川,我们可以发现这里有光明与黑暗,美丽和残酷,生与死;感受到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自然之间的依附与抗争:树木挤在狭窄的空间猛蹿,高空寄生着热带兰花,地面树根上也繁花似锦,各种动物游走其间,寻找生存的空间……青梅树因扎根丛林而存活,高山榕因扎根青梅树而存活,丛林因无数生命体的繁荣而存活。正如美国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所阐述的那样:“每一生物体或物种都与其他生物体与物种有一种敌对,但这样具有自己价值的每一个生物体或物种又都依附于一个整体,在其中与别的个体与物种交换价值,结果是使价值得以保存。从这个角度看,资源的转换乃是从一条生命之流转到另一条,是织成生态系统的生命之线间的联结。”正是自觉地从整体生态视角出发,作者没有孤立地对“魔鹿”进行穷形尽相的刻镂,而是将之放在它所生存的热带雨林的环境中来审视,才能让人更真切地体验到自然界生命最原初的动力,感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无穷魅力。
  摒弃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自觉地践行生态整体主义理念,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大自然文学创作者面对当下人类生存困境和生态危机问题寻求人与自然和谐之路的审美思维特征。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经济的腾飞、物质的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世界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的日益对立和人对生存意义的逐渐迷失。在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当下,作者怀着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照,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沉思,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视角和审美方式。当我们跟随作者以另一种视角来观察和感受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观察和感受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我们发现,人类在自然界中努力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与这高山榕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幻化成鹿有着惊人的相似和内在精神的统一。“民胞物与”,谁又能断言自己是自然界万物的主宰?“高山榕木材低劣,青梅树价值高昂”,这是从人类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当我们认为人类有着很高的内在价值的时候,更应该想想其价值是不是高到使其他一切都无价值了?跳开人类固有的视角,再次仰望这棵神奇的魔鹿,你会发现它活得那么旺盛,那般精神,在残酷的生命进程中难道不应该如此坚强地、坚定地、坚忍地活下去吗?大自然对生命既有阻力也有助力,生命只能在阻力与助力充满活力的对立碰撞中才能流动、奋进、提升,焕发奇光异彩。相信如果有一天高山榕倒下了,还会有新的生命体在它的养分中美丽地绽放,生命必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