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跋涉山野 歌颂生命的壮美——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
来源: | 作者:周玉冰 | 发布时间: 2015-04-21 | 113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他,是天生的探险者,把生命融入大自然的悬崖峭壁、江河湖海。
    他,是大自然最为忠实的公民,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
    40年跋涉,几十部大书。刘先平,他一辈子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
   
  刘先平是我国现代意义大自然文学的拓荒者。他在大自然中探险40年和从事大自然文学创作30多年的血肉相连的历程,构建了无比宏伟、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审美空间,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作家中是罕见的。他以历经艰辛的跋涉和丰富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践行了将人生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的高度统一。

1 用真情为大自然讴歌

    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正是1978年的初夏,刘先平毅然地决定在停笔15年之后重新拿起笔来,开始了大自然文学的探索。当1980年初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的探险的长篇小说《云海探奇》出版时,立即得到了评论界好评:《人民日报》以《开拓出一个新天地》为题,高度赞扬了作品以崭新的主题、崭新的生活,崭新的人物,开拓了文学新的广阔的天地。同时成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连播。
   《云海探奇》的主题是呼唤热爱生命、保护自然、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描写的是动物学家来到紫云考察,在两位少年的帮助下,终于揭开了“野人”原来是尚未被科学家认识的短尾猴。渐次展开了瑰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世界的神奇,对于自然所遭受的破坏,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痛心。
  这在文学盛行“伤痕”、“反思”,“阶级斗争”的惯性尚未清除,还在表扬“打虎英雄”,质问“狼也要保护”的新时期。《云海探奇》却突兀而出,大声疾呼“人类属于大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这不能不说是对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启蒙。让读者耳目一新。
  是什么激发他停笔15年之后重新燃起强烈的创作冲动?
  刘先平父母早逝,为了有口饭吃,12岁时就离乡到染坊当学徒,是人民助学金使他回到了学校,完成了学业。他热爱文学。但1968年因主编学生会刊物《水滴石》,受到了严厉的批判,成了“中文系上空高高飘扬的一面白旗”。1963年又因一篇评论文章,被批为修正主义人性论。其时他已有了家庭,也就有了责任;经过痛苦的思索,他将笔扔了,立誓不再为文学写一个字。十年动乱中被抄家,批斗更不用说了。1972年,他被调到刚恢复的文学杂志社,他看中的是要求编辑下去组稿,唤醒了热爱自然的天性。正是在皖南寻找当年李白的充满诗意的漫游中,他偶然地遇到了一支珍稀动物考察队,队员们多是大学教师,彼此遭遇、年龄也相当,特别是在山野,很快就相互袒露胸怀。从此,他成了考察队的编外队员,再回头眺望充满了造化、神奇、科学的大自然……面对着森林被滥砍滥伐,光秃秃的山岭上还躺满了1958年大炼钢铁时砍倒、腐烂的树木,水土流失严重,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1962年还有华南虎的身影,可它已灭绝。梅花鹿原是这里的特产,每到采茸季节就有四五支打鹿队围场放铳,可考察队几年来只见到一只;更别说黑麂、金钱豹、黑熊、白鹇难得一见。山民们辛酸地向他诉说:“山秃了,水干了,地冲了,野兽没了,再这样下去,不保住林子,我们靠什么生活?”这激起了考察队员和他的无限忧愤.
  那还在盛行着知识即是罪恶的动乱的年代,考察工作充满了危险,生活也相当艰苦,常常只能搭个山棚露宿。但谁也没有怨言,总是在欢声笑语中讨论着考察的收获;这些科学家是为了什么?因为他们深知肩上的重担——考察目的是摸清珍稀动物的生存、消失状况,由此评价生态状况,提出保护自然、生态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为了科学、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正是几年考察队的生活,正是山民们的忧愤,正是大自然痛苦的呼喊,使刘先平义无反顾地重新拿起笔来。199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将他80年代的创作结集为“刘先平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5卷本),《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被分别冠之于中国第一部描写在猿猴世界、梅花鹿世界、鸟类王国、大熊猫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这四个“第一”是出版社经过多方考证才放上的,这四个“第一”正表明它们的开拓性和独创性。
  2008年,他说:“我在大自然中跋涉了30多年,写了几十部的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因为只有生态道德才是维系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我坚信,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在1996年的“刘先平大自然文学长篇系列”研讨会上,评论家们一致赞扬其主题思想超前意识。在2009年,“大自然在召唤”(9卷本)的研讨会,又因为对生态道德的呼唤,评论家们又赞扬其“超前意识”。2012年召开《美丽的西沙群岛》研讨会时,时值南海风起云涌,评论家们仍然赞其“超前意识”。但刘先平一如既往地说:可能是“巧合”吧。如果一定要说这是“超前意识”,也只能说来源于在大自然探险中的感悟、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唤,回应了时代的呼唤。

2 用“量天尺”谱写自然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

    刘先平立志要为祖国山河、野生动植物世界谱写壮美的诗篇,以激起人们对祖国、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他决定首先是去认识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人们都说他是探险家,他说他只是虔诚的朝圣者,朋友们却说他是布道者。
  1981年,他离开考察数年的生活基地,走向了大漠、冰川、大海。有人把他的主要探险经历列成了长长的记录,这个记录就是一首生命之歌。
  探险生活充满了魅力,但那种危险时的颤悚、跋涉的孤寂、强烈的高山反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的。他常说:“我喜欢探险和创作上的难题,它往往能调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迎接挑战,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生命都将更加充满活力、闪耀光华”。
  他曾参加胡锦矗教授、夏勒博士对大熊猫的考察。在一次作引体向上攀登悬崖时,感到手背凉凉的,等到一眼瞥见是条巨毒烙铁头蛇时,若是松手,必将粉身碎骨,幸而胡教授猛然将他提了上去。两人都吓瘫了。正是这充满危险、艰难的五六年的考察生活,才写出了《大熊猫传奇》。
  在广西崇左寻找白头叶猴时突发高烧,边远地区医生误用药,差点送了命。
  以近十多年为例,他探险的目的地主要在西部的生态关键区和海洋,他于1999年至2012年六上青藏高原,曾到达珠穆朗玛峰海拔 5200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四下海南,两赴西沙群岛;多年穿行于横断山脉……
  水是生命的源泉。我国的水源在西部。2000年他从青海探索三江源,再沿着澜沧江大峡谷到达西藏,辗转到云南三江并流区,历时两月。母亲河河源的沙化严重、鼠害猖狂,深深地刺痛了他。在澜沧江源,吉普车方向杆突然断掉,幸而是上坡,吓得开车的县宣传部长躺到地下。青藏交界处的魔鬼峡更是险相环生。前天还有两部车掉到江中,死了两人。刘先平在写下生死自负“军令状”,才租到一部车。在过魔鬼峡时,车从山上冲下,差点车毁人亡。在怒江大峡谷时,车突断油、抛锚,黑夜中待了四五小时……然而,当他在海拔5001米的山口,看到脚下岩石中渗出的水丝终于汇成波浪滚滚的小河时,那份震撼,那份喜悦激得他仰天长啸。
  既然水源在雪山之颠,那山之源又在哪里?于是2004年、2005年,他又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了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那是一条无比艰难的路,仅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历经三次,在柴达木盆地也是先东西,再南北地反复穿越。他将雄麝毁香跳崖、??绝技、盐湖的神秘、雅丹地貌的魔幻……生命的美丽和悲壮的激荡融入了《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追踪雪豹》,以饱酣的笔量,感恩的心,歌颂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在探索高山大河之美后,他又走向大海。大海对他并不陌生,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以及我国的东海、北海、南海都见识过,但他却决定深入南海。起始原因是他多年前读到一位战士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创办了一座海洋博物馆。2011年他四下海南,两赴西沙群岛。与守岛的战士和渔民生活了四五十天。大海的狂风激浪使他反复闯荡才完成了探险的历程。西沙是美丽的,但生活条件却是艰难无比的,每一个小岛都被海水包围,但最缺的是人必需的淡水,每个小岛都是陆地,但最缺的是土,因为岛是珊瑚礁,只有白色的珊瑚、贝壳沙。守岛的战士只能接收雨水,只能在探亲归队时从家乡带回一袋袋土,在岛上种下蔬菜,栽下一棵棵树苗。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仅守卫着祖国的海疆,同时守卫着海洋生物、海洋生态,他们将崇高的信仰,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守护作为宝贵的财富。他们以满腔的热血宣示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疆!国土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用战士的价值观创造了另一种美——心灵美。美丽只是西沙名片的外表,心灵美才是它的含金量。很多人,包括一些作家如高洪波、海飞、束沛德、汪守德都说在读《美丽的西沙群岛》(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时,无法抑制溢出的泪水。
  刘先平只要确定了考察目的地,总是百折不回地前往。
  阿尔金山保护区是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由35座海拔5千米以上的高山环绕的4万多平方千米的一个乡,居民只有10人,但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盆地,有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生活着上万只的野驴、藏羚羊和几千只野牦牛……可以说是我国唯一能近距离地观赏到这些狂野生命之处。刘先平为了探索这天域大美,2004年、2005年两次都未能进入。直到2012年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又还经历了可可西里的考验,才得以如愿,也才能写出《天域大美阿尔金》。这年,他74岁。
  刘先平总能于平凡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在树根上、叶子上开花结果的植物、具有能上树绝技的有蹄类动物、弹跳追击猎物的海螺、作生育大迁徙的藏羚羊……当你在感到匪夷所思的同时,心中会油然升起对生命神奇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感恩。
  这种不畏艰难、顽强的精神,来源于作家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正是在40年的与大自然相融、相交、相互的倾诉中,他渐渐地领悟到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只有建设生态文明,人类才能持续地发展。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则必须有生态法律和生态道德来保障。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执行的人的行为规则,而道德是一个人的意识、修养、品质、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需要终生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维关系中。但几千年来我们只制定了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法律和道德。直到生态危机的降临,人们才重视了生态法律的制定,但生态道德却仍然受到漠视,因而制定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规范行为,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尤显得紧迫和重要!相比于保护生态法律的制定(当然遵守法律也是道德),制定和遵守生态道德有其更艰难、长期的一面,但道德的力量是伟大的,需要文化熏陶。
  正因为如此,他塑造了王阹阳、李立仁、胡蜀锦等一些为着自然保护事业、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忍辱负重,不辞万难,顽强奋勇前进的科学家形象;重塑了一些猎人的形象——人性的回归——如打鹿队队长雷大爷在自然的教育下,成了自然的保护者;偷猎大熊猫的查修,面对大熊猫母亲誓死保护孩子,英勇牺牲后,翻然悔悟;猎麝行家大杨,在目睹雌麝为雄麝挡枪子、雄麝在绝境中毁香跳崖的英勇后,砸烂了猎枪,成了野生动物的保护者……这些形象都是在动物纯真的、伟大的母爱面前受到了感动,恢复了人性之美。
   40年的大自然探险磨砺了他的性情、气质、兴味与人生态度,将生命融入绚丽多姿、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中。也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在书斋中虚构的故事,不同于追求金钱的快餐读物,而是以他的探索在文学新领域里呈现独特的审美与思考,正如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原党组书记翟泰丰所说:“你可以从他脉搏跳动中,听到他全身的血液都在流淌,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的血与汗,每一个篇章都涵纳着他对大自然的情与爱,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离奇神秘的情节,都记载着他在危境中的勇敢与战栗,每一个新发现,无不蕴藏着他灵感的火花。”
  人们誉称双脚为“量天尺”,他用这尺扎根自然。因而文字,真诚、生动、厚重。
  值得一提的是,刘先平特别幸运——他的夫人一直伴随着他在大自然中跋涉,最少有一次救了他的命,几次解救了他的危困。她热爱摄影,现在留存的几万张照片大多是她的作品,虽然艺术性不高,但真实、自然、罕见,不仅为刘先平的作品增色,还成了生态的老照片,历史的遗存。
  也正是在和大自然的相融、倾诉中的感悟,刘先平终于找到大自然文学的另一种审美叙事——以第一人称描写大自然的神奇,既有小说的跌宕情节,又有散文、诗歌的哲理和诗意的抒发,更有纪实文学的亲历在场。评论家们都誉其为独创的文体,从中可以听到人与自然的对话。可刘先平却说,他并非要刻意创造新的文体,只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表现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和无限的神奇。

3 用热血铸就艺术精品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

    成绩犹如鲜花,总是绚丽得令人羡慕,背后则是历经了风雨的砥砺,岁月的磨练。刘先平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是,你的作品为什么得了那么多的国家奖?
  是的,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且九次获得过国家奖,仅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就有三届。2010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为林格伦文学奖候选人。但他只是笑笑,“运气呗”。朋友紧追不放,他仍只是笑着说:“碰巧懵上了”。其实,以下的两个故事也许能说明。
  《圆梦大树杜鹃王》。杜鹃花是木本花卉之王。西方植物学家都说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西方的园林。1981年他在昆明拜访植物学家冯国楣时,冯老兴奋地说,刚从高黎贡山找到大树杜鹃回来,圆了一个梦。事情缘由是30年前他从资料中得知,上个世纪之初,英国植物采集员,曾在腾冲深山发现一棵杜鹃花,高二三十米,胸径在七八十厘米,由20多朵小花组成的花盘直径有20多厘米,他毫不犹豫地将它砍倒。当被定名为“大树杜鹃”的标本在大英博物馆展出时,轰动了植物学界。由此引来了众多的外国采集员蜂涌而至,将杜鹃花从故乡引种到西方。在英国甚至成了门第的象征。全世界杜鹃花共800多种,我国有500多种,特有种竟高达400种,我们平时常见的多是映山红一类的小灌木,只有在云、贵、川、藏才会长成二三十米的乔木。可冯老在云南多年却未见到,难道这个物种已经消失?于是他立下宏愿,一定要寻找到这件国宝。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伟岸之颠,深处多是无人区,他历经了30年的寻觅,吃尽了苦头,才终于找到了魂牵梦绕的大树杜鹃,它依然鲜活地屹立在高黎贡山的深处,满树的红花灿烂无比。
  一家杂志主编要刘先平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写出来,他婉言谢绝了,并推荐同样知道这故事的一位作家。不久,报告文学发表了。
  刘先平婉拒的理由是他未参加过实际的考察,未见过大树杜鹃。他一直在思索,是大树杜鹃的魅力或是什么精神,值得冯老寻梦30年呢?
  大树杜鹃那美丽的姿态时时召唤者刘先平。树王是人类唯一能看到的生于百 年、千年之前,至今依然鲜活的生命,年轮中蕴藏着历史的风霜雨雪、太阳黑子、火山喷发……连同这块土地鲜活的历史,大树杜鹃王见证了多少传奇?这些时时叩问着刘先平。
  他决定追寻冯老走过的路。十多年后他到了腾冲,但偏偏碰到了雨季提前,只得无功而返。直到2002年4月,在众多的朋友帮助下,为了赶在雨季之前,他和脚部骨折、刚刚拆了石膏的李老师,带着马帮,驮着帐篷,重走冯老他们的路,历尽险阻,高黎贡山的神奇。当他终于瞻仰到了大树杜鹃,这是一棵更为高大粗壮的大树杜鹃——高30多米,基部直径3米多——树王。其寿当在千年之上。其下还有着正在成长的幼树,那份喜悦和感动是难以言明。冯老当年音容笑
貌的每个细节都浮现在刘先平的面前,他感悟到了当冯老看到生于千年之前,至今依然蓬勃兴旺的生命,他翻涌的思绪中是生命的礼赞,可贵的民族自豪感,科学家的责任。是的,每人心中都有着神圣的理想的殿堂,一生一世都在向这个殿堂前进,洋溢着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他用了21年的时间,才写出了《圆梦大树杜鹃王》的作品。
  《七彩猴面》记叙的是他1999年在贵州梵净山考察黔金丝猴的经历。我国有滇黑白金丝猴和黑金丝猴、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又名灰金丝猴)四种,全是特产珍稀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尤以黔金丝猴种群数量最少,栖息地最小,全世界现存只有2千多只,只生活在贵州梵净山。梵净山虽不太高,但山峰连绵。60多岁的刘先平和李老师在艰难地攀登这8千级台阶时,渐渐大汗淋漓,头重脚轻——脱水了,不得不抓着盐放到水中猛喝,还有山蚂蝗的可怕。但他们硬是在天黑时赶到了营地,夜里又是雷电交加,大雨倾注。经历了种种的险阻,终于观察到山野精灵黔金丝猴的风采。虽然黔金丝猴的野性之美令他狂呼,但刘先平却一直没有动笔,为什么呢?他一直没有想明白,在有四五个人监视之下,刚把镜头对准给嬉戏的黔金丝猴家族摄像时,没几十秒,却连续遭到猴王的三次攻击,一次比一次凶猛,直到被抓去一撮头发,耳根被撕开血口……明明是专挑猴王背对时,它是从哪里得知自己的行动?又准确无误地只攻击他!
  直到2009年的某天,他面对摄像机镜头一闪时,猛然醒悟,是猴王将镜头当作枪口了。人啊!停止你对野生动物的猎杀吧!完成了《七彩猴面》的构思和写作。
  刘先平几十年来在野外考察时,无论怎样劳累,都坚持当天写完笔记。至今已集累了几十本了,但他却很少在考察归来时就写作。他常说,生活只是素材,
往往需要沉淀、发酵,犹如酿酒,待到酒香——有了满意的构思才能动笔。即使是已写就的作品,他也要修改数次,直到满意为止。如他的开山之作《云海探奇》,出版社已明确表示:只要编辑做些技术性的处理就出版了。但他还是跑到北京修改了数月。他学的是文学,但为了认识大自然,却努力学习生物学、地理学,甚至是天体物理学……在走万里路中读万卷书。这使他的作品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闪耀着博物学的光芒。他说大家都痛恨残次品,作家创作出的作品,考验着他的责任感。正是这样,他写于二三十年前的作品至今仍不断再版,甚至收入“传世名著”。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刘先平倍受鼓舞。虽然已70多岁了,却仍然坚持着在山野跋涉,仍然坚守着大自然文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