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与大树杜鹃王 读《续梦大树杜鹃王——37年三登高黎贡山》
来源: | 作者:胡平——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品论家 | 发布时间: 2018-11-29 | 22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家与大树杜鹃王

读《续梦大树杜鹃王——37年三登高黎贡山》

作者   胡平

先平老师的确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从事大自然探和大自然文学时间越长,就越显得不平凡80岁后第三次登高贡山,再次观瞻和书写大树杜王时,他的人生和事业也上高峰。今天,在这里研讨他的创作和著作,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

平凡的人大都是物质的人,刘老师更多属于精神世界,关注人类和人类栖息的自然界的伦理关系,力图通过自己的生命和写作调整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他所做的,是平常人难以理解和难以力行的即使在作家里,他的情操出是高远的,他已经获过三次五个一、三次优秀儿文学奖,他的写作也是完全超乎名利的,所以他的确是个超凡脱俗的作家。

他是中国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主持过安省作协的工作,担任过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属于前辈,可是他身上没有那种功成名就的作家容易有的满足和矜持,他还总是那么热情、谦逊,甚至保留着某种少年人的朝气,我觉得他的确是80后人的翘楚。

他的工作很自觉,很有思想性,对大自然文学的意义理解很深,先知先觉。在文革时期就从事野外考察了。那时候,我在西双版纳农场,经常干的事是进山伐木,竹子,那都是原始森林,相当漂亮,放倒的树有的几个人抱不过来,烧坝就是把树放倒烧光,然后种橡胶,那时候的人是很不懂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农民嘛。以后的人也不完全愿意懂,这本书里写,刘老师描写过的许多壮丽景观,后来还是被破坏了,这种心情应该是很难过的,也更促使刘老师笔耕不辍。

大树杜王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创物的宏伟和自然的神灵,它躲在深山里,轻易不为人识,它的命运也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这部书的题材是很特殊的,湖北科技社下功夫做了这本书,做的这么好,也是值得的。这个神灵应该通过这部书得以面世,使世人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书里有几个人物,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大树杜,养在深人未识,着人类,只有几棵,但它们仍然强地活着,可以活上千年,保存着上苍创造的物种,不肯轻生

第二个是福瑞斯特,一半是天使,一半是,作为天使,他无疑也是爱造物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异国他乡发现了数万种物种,他也是一个精神的人,我认为他对于博物学也是有杰出献的,他也保存下许多物种,在当时中国文明进程停不前的情况下,他代表了先进文明的力量,文明全球传播扩散的,没有他,后来的冯国还不知道有这种杜鹃,但他又是魔鬼,当时只发现有这一棵大树,他竟然把它伐倒取下标本如果只有这一棵,他犯下的罪行更难以饶恕。

第三个人物是冯国楣,他是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真正的科学家,他从外国资料里得知这种树种,就产生梦想,这种梦想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实现,他抓住了最后一个时机,通过一张福斯特拍下的照片找到当年雇工的妻子,通过雇工妻子的回忆最终找到线,也找到了大树杜一个民族的进步往往是靠少数精英推动的。

第四个就是刘先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中国作家的良知。他不是发现大树杜鹃的人,但他为目大树杜鹃经历千辛万苦,找到这个真实的存在,而且,由于没有看到花开,数年后又再次深入高黎贡山,把全盛的大树杜鹃景象摄入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好奇,是为了完成冯国不能完成的事业,通过自己的笔和相机描绘下一切,向世人展示,我要把壮美的大树杜鹃王赠给每个人,种植在心灵家园——四季常青,鲜花绽放,鸟语花香唤起世人的重视。那时他已过80了。他实现了个作家的职责。

这四个人物的故事,是富于传奇性的,动人的,是关于人类文明史的故事值得拍一部电影。

当然还有第五个人物,就是作者的夫人李老师,她居然能陪同丈夫到原始森林里吃种苦,有病还坚持下来,而且理解和鼓励了丈夫为看开花再次探险的念头,而丈夫不看见开花是不肯写这本书的,谁能说李老师贡献小呢?

这是一部身体力行的书,文字的记载,远远不及作者的脚印密集,刘老师虽然出了四十多本著作,远是走的多,的少,他要用尽可能精炼的篇幅,让读者轻易领略无限的风光,特别少年读者的影响将是长,他们当中肯定会有人将来为生态文明做出贡,有更多的增强保护生态的意识当然,这部书的读者也会包括很多成年人

我也算是刘老师的老乡,在此也对刘老师的贡献和精神深表敬意!祝刘老师李老师健康长寿,再有佳作同世!